記者7月2日從陜西省宜川縣黃河壺口風景名勝區管理局獲悉,壺口瀑布陜西側沿線500余米“安全墻”已經拆除。今年5月,黃河壺口瀑布景區沿線公路“圍墻擋景”事件曾引發廣泛關注。(環球網2023年7月3日)
黃河壺口瀑布的擋景圍墻拆了,才能恢復生態環境的本來面貌,才能讓自然遺產的屬性回歸自然。
黃河壺口瀑布的擋景圍墻拆了,責任追究需要緊隨其后。問題既然出來了,就得嚴格按照黨紀國法嚴厲問責,不能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。不管是誰做出的錯誤決策,不管涉及到哪一級領導干部,都不能用拆除圍墻不了了之。
旅游資源必須在利用中實施依法保護,尤其是黃河壺口瀑布這樣的歷史自然資源保護,來不得絲毫馬虎。只要影響自然之美,只要破壞了旅游資源的原生態,只要違背了環境保護法律法規,只要侵犯了人民群眾的審美需求,只要做出了勞民傷財的錯誤決策,那就是不能容忍的權力濫用。
在黃河壺口風景區建起500米長“安全墻”,一建一拆需要多少人力和財力,是有賬可查的,決不是空穴來風。為官一任造福一方,而不是為官一任禍害一方。作為黨政領導干部,必須時刻敬畏手中權力,必須時刻敬畏黨紀國法權威,必須在重大決策之前進行科學論證,既不能主觀臆斷,更不能把手中權力凌駕于黨紀國法之上。
作為黨政領導干部,必須自覺履職盡責,必須始終堅持立黨為公、執政為民、權為民所用、利為民所謀、情為民所系的執政理念,凡事不能拍腦袋決策,必須把黨紀國法當成約束權力的緊箍咒。而且,要用實際行動帶頭保護生態環境,而絕不是帶頭破壞生態環境。
如果山西和陜西都在黃河壺口瀑布景區建擋景圍墻,黃河壺口瀑布的自然之美必將遭到人為破壞。開發利用旅游資源,把旅游當成地方發展經濟的無污染綠色資源,首先要做到依法保護在先,開發利用在后,不能本末倒置。一旦生態環境遭到破壞,旅游經濟將不復存在。這樣淺顯的道理老百姓都想得明白,為某些地方官員想不明白?理由只有一個,那就是放著明白裝糊涂,那就是權大于法在作祟。
現在看來,制止權力濫用,制止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,除了用黨紀國法實施嚴厲問責之外,更需要讓某些官員承擔錯誤決策所造成的經濟損失。只有讓權力濫用者承擔更多責任,并讓個人經濟受到損失,各級領導干部才能真正敬畏手中權力,各級領導干部才能真正敬畏黨紀國法權威。
不要把交通安全當成非法建圍墻的遮羞布,不要把破壞生態環境的責任輕描淡寫。不管涉事官員找出多少遮擋黃河壺口瀑布景區的借口和理由,破壞生態環境的責任都已經既成事實,不僅全國人民都知道,外國游客也知道,所犯錯誤是無法抵賴的。面對這樣的嚴重錯誤,上級紀檢監察委不能袖手旁觀,而應該積極行動起來,把問責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。
(作者系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;來源:昆侖策網【原創】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)
1、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本站觀點,僅供大家學習參考;
2、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,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,請及時與本站聯系,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;
3、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,文明上網,依法守規,IP可查。
作者 相關信息
內容 相關信息
? 昆侖專題 ?
? 高端精神 ?
?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?
?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?
? 國策建言 ?
? 國資國企改革 ?
? 雄安新區建設 ?
?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?
圖片新聞